声音通过空气粒子的振动实现传播,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等障碍物时,因声屏障两侧存在声压差,导致越接近声屏障顶端的位置,空气粒子振动速度越快,使声屏障顶端边缘区域(顶端高度0.5m左右)产生声音放大的现象,此为边缘效应。
边缘抑制型声屏障是一种专门用于解决普通声屏障顶部边缘效应的新型声屏障技术,边缘抑制型声屏障外形尺寸与普通声屏障完全一致,在其内部采用特殊的流动阻力渐变吸声材料,从而有效抑制传统声屏障顶部边缘效应区域的空气粒子振动速度,使声屏障顶端区域向外传递的噪声大幅降低。
边缘抑制型声屏障
Technical Principle
技术原理
-
技术原理
-
相对于同等高度普通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
- 仿真计算表明,在声影区范围内,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相对于同等高度普通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可达到5~8dB。
- 室内测试表明,声源及声屏障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相对于普通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为6.7dB。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技术特点
-
传统处理方案及不足
- 为提高声屏障降噪效果,国内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顶端降噪装置(见下图),包括吸声型、干涉型、共振型及混合型等,这些顶端降噪装置具有一定的附加降噪效果,但存在以下共性不足:
(1)结构及外形复杂,影响景观及限界。
(2)在下部普通声屏障基础之上另行安装,施工及维护麻烦,且有安全隐患。
(3)风雪荷载较大,增加桥梁荷载及造价。
(4)降噪频段有限,对宽频带噪声效果不理想。
-
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的技术特点:
Technology Patent
技术专利
Application case effect
应用案例及效果
-
应用案例及效果
- 2015年,首先在上海6号线东靖路~五洲大道区间声屏障改造段铺设和测试,相对于同等高度普通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达到5dB。
- 2016年,上海9号线九亭~泗泾区间声屏障改造段铺设,解决了噪声投诉问题。
- 2017年,上海3号线龙漕路~石龙路区间声屏障改造段铺设,解决了噪声投诉问题。
- 2017年,上海17号线全线声屏障段均铺设了边缘抑制型声屏障,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 2017~2018年,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线及21号线铺设了边缘抑制型声屏障。
-
应用案例及效果
- 上海6号线:测点距线路15m,测点高度分别为1.2m、4m、8m、13.5m,包括无声屏障、2m普通声屏障、2m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相对于普通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为3~5dB,若排除桥梁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预计更为明显。
-
应用案例及效果
- 上海17号线:全线声屏障均安装了边缘抑制型声屏障,将线上测得的边缘抑制型声屏障与仿真计算的同条件下普通声屏障进行了对比,边缘抑制型声屏障的附加降噪效果为4.9dB。
- 需说明的是,测试现场存在宽10cm左右的梁缝,对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若将梁缝消除,预计降噪效果还会有所提高。
Technical summary
技术小结
-
01
降噪效果好,比同高度普通声屏障降噪效果>5dBA;同等降噪要求条件下,可降低声屏障设计高度,综合性价比高
-
02
构造简单、安装尺寸与普通声屏障兼容,质量轻,可降低桥梁荷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
-
03
外形轻盈美观、视野好、不占额外的限界
-
04
构造简单、安装尺寸与普通声屏障兼容,质量轻,可降低桥梁荷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
-
05
可提供噪声测试、传递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安装等全过程技术服务